最近看了幾篇阿嬌重生文,對歷史上的陳阿嬌感覺多了一點別的感受,第一次知道這個人物是若干年前黃曉明主演的大漢天子,裡面對陳阿嬌的著墨不多,趨向驕縱任性善妒千金大小姐方向刻劃,最終因巫蠱禍亂後宮被廢幽閉長門宮。主線當然還是在劉徹跟衛子夫身上,漢武帝各種英明神武,衛子夫各種賢良淑德,然,真正的陳阿嬌真是如此嗎?
我懶,我沒去看正史。從片片斷斷的野史電視劇跟文章裡,我對陳阿嬌這個人的想法如下。
以陳嬌的身分,說是長安城裡同一輩分中身分最尊榮的女人也不為過。母親是館陶長公主、舅舅是皇帝、權力滔天的皇太后是嫡親外祖母,金枝玉葉眾人呵護,怕是從小到大沒人敢給他氣受,又是嬌滴滴的女兒家,只怕活的比皇子公主還舒坦。既身處權力中心又離於權力中心。也無怪太子跟蟉東王都想跟陳阿嬌結親。
太子劉榮是寵妃栗姬的兒子,早早立為太子被當作儲君培養,照理說應該是一帆風順的,奈何天家太子最怕就是無常,怕皇帝老子活太長怕皇帝老子不滿意,最可怕的就是你既然已經身在儲君的位子上,那就是退無可退必須得要拚命前進努力修身,又要怕太過努力被皇帝老子當作野心勃勃之徒。劉榮無法順利與陳阿嬌結親這件事情間接導致他的失勢,其中主要原因出在其母栗姬身上。善妒又不能容人,景帝許是擔心呂后之事重現,疼愛之心就淡下來了,而一個死去的廢太子比一個活著的廢太子安全太多了。
反觀劉徹生母王美人心機頗深,對外圓融大度,在館陶公主跟栗姬交惡之後就主動表明希望能夠替兒子劉徹求取阿嬌翁主,不管在甚麼時候,結親都是政治關係的潤滑劑。
若得阿嬌為婦,願以金屋貯之。
就是這一句話讓劉徹慢慢走進眾人眼前。
陳阿嬌是個假小子,能文能武不下於京城公子,又是容貌美麗出身高貴,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翁主,他跟劉徹的婚姻在一開始身分上就是極大的不平等,對比起無人知曉的劉徹,陳阿嬌說是甩他兩百條街也不為過,更別提他極受竇太后寵愛,她的政治力量是極為強大的。但是她是一個賢內助嗎?無疑是極大的助力,但也因為她本身理解自己擁有的力量,所以在劉徹面前就難免頤指氣使,也許在她心裡,但凡她嫁給哪一個皇子都能夠推她上皇位,只不過是眾人中挑中了你劉徹罷了,就算偶爾發個脾氣使各性子那也完全是你該來哄著我。這樣的關係在劉徹完全掌權之後當然無法繼續維持,善妒殺人是有的,以當代的人物來思考的話其實也不算是太出格,但巫蠱禍亂,指不定是被陰的。
因為對這個題材感興趣,我看了【廢后不易】BY閒敲燈花、【阿嬌重生日常】BY月亮上的葉子、【阿嬌,你的心朕要了】BY青墨舞端,這幾本書都有陳阿嬌重生的情節,前兩本看完了,最後一本因為文筆不合口味看了一小段就棄文了。
先說廢后不易,她是快穿題材,女主角每穿一個世界都會穿到一個史上被廢棄的皇后身上,通常不是已經被廢就是即將被廢,女主角人淡如菊,歷史知識豐富,通常一穿過去確定情況之後就會幫自己打算接下來的生活,儘力把後半生活好。第一世就是陳阿嬌已經退居長門宮的狀態,擺出的姿態與以往風風火火驕縱任性的樣貌差距極大,只求平淡後半生。但因為捲入衛子夫流產的事端中,被劉徹責問,陳阿嬌不為自己辯論擺出聽憑處置的態度反而讓劉徹產生異樣想法,因為憤怒曾經愛慕自己的女子冷淡至此有一次激烈爭吵跟船戲,大約是本書中唯一一次,且看且珍惜。然後因病回館陶公主府,設計劉徹遇見傾國傾城的李夫人,以此向母親證明劉徹並非良人,藉由館陶的幫助脫離長安四處流浪,劉徹一邊後悔追尋邊苦苦等候,至死仍沒有再碰上一面。
這個故事吧,女主角不喜歡劉徹還滿正常的,畢竟是魂穿,雖然一開始因為身體殘留的舊主記憶而產生心情波動,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的故事,所以找到機會一走了之還滿正常。接下來作者還寫了清‧順治的孟古青皇后、明憲宗的吳皇后、唐太宗的王皇后。到清代還有點談感情,後兩個故事大多是養小皇帝,而且清代的感情戲有點古怪,順治一邊覺得自己的皇后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一邊出宮逛廟會又碰到董鄂‧烏雲珠。明明對烏雲珠的感情明顯是遜於孟古青的,甚至根本沒有男女之間的情愛,可是又再被親弟弟誤會后把烏雲珠娶進宮中封妃,感情線亂成一團線,然後女主角要一走了之了,睡了一覺之後原主回來了,又變回順治討厭的皇后,然後完結,我看的一臉懵。整體來說作者文筆有,但是故事線不夠明朗,因為是都是歷史名人,讀者多少會對故事腳色有一些先入為主的個人看法,要寫得讓人服氣不容易。女主穿越所以這個腳色重新描繪倒是可以,但其他腳色的著墨顯得蒼白,比方王皇后那一段,武則天可是說是弱到不行,反觀衛子夫則顯得心計深沉老於宮鬥。文荒可撸,三顆星。
後來又看了阿嬌重生日常,這是陳阿嬌在困死長門後重生的故事,這一世她拒絕劉徹的求親,甚至不想結婚,愛美人愛美食一切生活隨心所欲,並不想涉足皇室婚姻,只想快活過此生。但是畢竟不是一樣的套路就不會走出一樣的結局。這一世因為陳阿嬌不想嫁給劉徹,所以她的哥哥也沒有尚公主,而是娶了其他大官的女子,陳家在館陶公主的籌謀及陳阿嬌的影響下以守成為主,免去外戚坐大的禍患。最後因為匈奴右賢王求娶阿嬌,因此朝堂之上劉徹當眾表示這是我的太子妃,皇帝也順水推舟,畢竟是不希望自己一手照看長大的姪女遠嫁匈奴死不還鄉。陳嬌終究入宮,只是對劉徹感情複雜,厭惡冷淡為多,重活一世,雖然不能改變自己嫁入皇宮的局面,但也只打算做個相敬如賓的夫婦。
與前世不同,陳阿嬌儘力改變陳家在劉徹掌權後被徹查的慘事,孝順竇太后及母親,愛護身邊的所有人。這個設定挺不錯的,重活一世更加清楚明白的感覺,沒有金手指大開也沒有殺盡天下負心人的橋段。就是一個不動如山,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劉徹從小對這個驕傲美麗的表姊心存好感,美麗的少女對劉徹的不假辭色,讓他產生一種不服輸的感覺。劉徹一輩子再努力讓陳阿嬌把整個心都放在自己身上,許是一直不能成功反倒魔怔了,倒讓他拚著一口氣身邊硬是一個別人都沒有。這篇重生文改動正史的地方不多,大約劉徹前生寵愛過的女人都消失了,衛子夫沒入宮、李夫人沒有蒙寵、王靈玲高攀不上、劉稜翁主更是早早就被處死。后宮只一個陳阿嬌、端坐椒房殿,獨受君寵數十年。兩人育有數子,大女兒更是被封為長安公主,可見寵愛之盛。【大漢朝以封地為公主封號,雖然大公主封地不在長安,但是從名字可輕易了解劉徹對女兒的寵愛】
作者文筆挺不錯的,陳劉二人的感情線進展並不突兀,最終也是劉徹一輩子努力才成功進入陳阿嬌的心房,這麼努力才獲得的愛情自當珍貴,且前世曾有的那些摩擦,包含藉陳阿嬌獲取竇太后的幫助、陳阿嬌趾高氣昂的表示沒有我陳阿嬌你不過是無人問津的膠東王,誅殺后宮美人等等都沒有發生。陳嬌只是以維護母家為前提下,不去影響劉徹的計畫,要是看到前世的情敵出現,呵呵一聲就等著在劉徹怎麼處理,隨時準備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樣的阿嬌劉徹追都追不上,更別提甩到腦子后了。缺點的話,感覺裡面的計謀伏筆不夠,都是揭密時才突然一大串說明,有些前頭看不太到徵兆;前世那些美人的手段也不算厲害,有種啼笑皆非之感;王皇后跟平陽公主略顯平面,每次做死刁難阿嬌都是為了忌妒。總體來說瑕不掩瑜,三顆半星。
最後說阿嬌,你的心朕要了。不好看,棄文,兩顆星。霸道總裁風滾滾而來,前部分有些混沌,用詞遣字跟心機宮鬥不甚精彩。古風宮鬥好看的點在於每個腳色都有其特性,各種不同身分的人說話不一樣,明著笑咪咪按著刀光劍影,處理的好的話就特別好看。作者有心走劇情,但主要還是是文筆不合所以不吃。